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7期
编号:13153547
学而优则仕的智慧人生(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7期
     “我们医院比较强调医教研相结合,我本人就是临床医生,在重点搞好科研工作的同时,每个礼拜仍坚持看专家门诊。高水平的医生往往是医教研样样都出色的‘全能型’人才。这样的人才,才是患者和医疗事业发展需要的医生。”李兰娟指出。

    据了解,李兰娟所在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传染病诊治方面国家重点医院,每年承担着大量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除国家863重点项目、973重点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基金重点项目外,还承担了国家重点传染病专项、新药及临床验证方面的一些重大项目。

    “我们感染病实验室是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队伍结构合理且不断壮大,呈梯队式成长。感染病科设有300张病床及8000平方米的实验室,在临床实践上遇到困惑和难点,医生可通过科研上的探索和努力来解决。科研上需要的一些样本,医生可及时在临床上获取,体现了临床与科学相结合的转化医学特色,真正成为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国家重点学科和实验室。”李兰娟自豪地表示。
, 百拇医药
    李兰娟说,为了保障临床医生的科研工作,根据相关人员承担科研项目的大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还制定了比较灵活的科研政策。当临床医生承担规模较大的科研项目时,医院可为其分配科研时间,还可以酌情安排其从临床上抽出身来,用几个月至半年时间,专门从事科研工作;另外,医院还实行了科研奖励制度,大大调动了临床医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医院的科研论文总量在全国医院中名列前5位,成为一个集教学、科研综合一体的医院。

    李兰娟告诉记者,在临床工作以外,临床医生应主动开展学科研究,这是我国医学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根本保障,也是培养医生全面能力的好机会。临床医生应妥善安排临床工作和学科研究,做到两不耽误。如工作日的晚上、双休日、节假日都能挤出时间来做科研工作。

    职称晋升应提倡“三管齐下”

    近一两年来,认为医生职称晋升和论文发表不应挂钩的呼声不小。对此,李兰娟院士谈了她的看法:“经过科学研究取得成果后,发表学术论文还是十分必要的。因为研究成果要通过论文的形式向全世界公布,研究结果需要得到大家的公认。不发表论文,人家不知道你的成果,也不能向你学习,更不便于交流,所以发表论文还是有必要的,但也不能‘唯论文论’”。
, 百拇医药
    李兰娟还指出,临床医生应该更注重临床应用,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临床的诊断、治疗、药物和新技术、新方法等应用手段。如果只把科研目标定位为做一篇论文,花费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做出成果后就束之高阁,这是极大的浪费。因此,现在强调把转化医学理念用到科研工作中去,是很有道理的。

    基础理论研究要与临床相结合,临床研究更要与临床相结合。很多疾病机制不明,还需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来跟进和配合,一些诊断不明的疾病问题更需要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药物来解决。医生可以把研究专利等创新性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而这些转化的成果也应成为职称晋级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在重视论文的同时,科研工作更要注重时效性和转化,才能体现科学研究的终极意义和最大价值。

    李兰娟曾多年担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对职称晋升的考核标准有过很多思考和实践。她先进超前的理念、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实抓实干的作风,直到今天还让浙江省乃至全国医药界人士记忆犹新。

    在第一个厅长任职期间,李兰娟曾对职称晋升制度进行过大胆改革,取得了很多值得全国同行借鉴的经验。我国医生职称晋升的两大考核标准是论文和外语,临床水平不在其内。临床医生出身的李兰娟深知,医生职称晋升的重要标准之一,应首先注重临床处理患者的能力。因此,李兰娟在职称考试中加了一个面试,要求所有晋升正高、副高的医生,必须回答考官有关临床的提问,当场讲述疑难患者如何救治的措施和方法。
, http://www.100md.com
    后来,职称考试中的面试又改为笔试,通过一些临床考题来进行考核——比如举出一个临床疑难危重患者案例,让医生进行诊断治疗,借以观察应试者的临床水平,并将此作为职称晋升的一个重要依据;另外,李兰娟还增加了一项工作量考核,就是考核医生在担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期间看了多少患者、解决了多少疑难患者的问题等,并把医生临床工作能力和水平作为职称晋升的依据之一。

    “职称晋升制度全国统一临床考试,是我在全国率先提出的。因为我认为考核医生的临床处理能力非常重要,比如说外科医生上手术台一开刀,实际工作能力就看出来了……”李兰娟说。

    人物对话:

    铺设数字卫生的医改 “基石”

    《中国医药科学》:在新医改的背景下,“数字卫生”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近几年的工作重点。您在担任卫生厅厅长期间,在这方面进行了哪些大胆尝试?
, 百拇医药
    李兰娟院士:数据标准的统一和信息的共享是“数字卫生”的核心。浙江省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应用的示范省,一切工作都必须从这两点做起。

    “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运用研究”项目(简称“国家数字卫生项目”)是2008年浙江省政府与原卫生部联合向科技部申报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9年项目正式立项,由我担任这一项目的负责人。2011年浙江召开了国家数字卫生会议,原卫生部的陈竺部长、科技部万钢部长等领导参加了会议。在看到我们的项目成果后,陈部长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欣然题词:“数字卫生 健康中国”。

    我们领先全国建立了标准化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一卡通系统、远程诊疗和远程教育系统及临床路径系统。这些创举在浙江省示范县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以示范区实际应用来验证标准,通过标准促进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起到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助推医改的作用。

    我国医疗卫生改革要深入发展,就必须向“数字化”迈进。我们浙江省医疗等信息的采集都采用了互联网、智能化的一些手段,数字卫生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也是我国医改中的一个重要“支柱”。, 百拇医药(费菲)
上一页1 2